混合鋁屑(含鋁刨花、鋁絲、碎鋁片等)因形態松散、雜質混雜,直接回收利用率低。
鋁刨花壓塊機通過“預處理除雜-擠壓成型-脫模收集”流程,將混合鋁屑壓制成高密度塊狀(密度≥2.3g/cm³),不僅降低運輸成本,更提升后續熔煉回收率,是鋁加工行業固廢資源化的核心設備。其處理需兼顧除雜全部與壓塊致密性,適配汽修、機械加工等場景的混合鋁屑回收需求。
一、混合鋁屑預處理:壓塊質量的前置保障
1.分類篩選與雜質分離
混合鋁屑先通過振動篩(孔徑5-10mm)分離粗細顆粒,避免細屑堆積堵塞壓塊機進料口;再經磁選機(磁場強度≥12000Gs)吸附鐵屑、鋼釘等磁性雜質,防止壓塊時損壞模具;最后人工分揀木屑、油污抹布等非磁性雜物,確保鋁屑純度≥95%——雜質含量每降低1%,后續熔煉鋁回收率可提升0.8%。
2.干燥與油污處理
含切削油的鋁屑需先通過熱風干燥機(溫度80-120℃,風速1.5m/s)去除表面水分,再進入螺旋式脫油機(轉速300-500r/min),脫油率≥90%,避免油污在壓塊機內高溫碳化影響成型。無油污鋁屑可簡化為自然晾干(含水率≤1%),減少能耗。
二、壓塊機核心工藝與參數匹配
1.設備選型與結構適配
優先選用立式液壓壓塊機(壓力100-300T),其垂直擠壓結構適配混合鋁屑不規則形態,壓塊尺寸可定制(常見100×50×30mm);模具采用Cr12MoV合金鋼材,表面淬火處理(硬度HRC55-60),延長使用壽命;進料口配備螺旋送料器,確保鋁屑均勻填充,避免局部壓實不足。
2.關鍵工藝參數設定
-壓力與保壓時間:細鋁刨花(粒徑≤2mm)設定壓力250-300T,保壓3-5秒;粗鋁屑(粒徑5-10mm)壓力180-220T,保壓2-3秒,平衡致密性與能耗。
-進料量控制:通過光電傳感器監測進料倉液位,單次進料量控制在模具容積的85%-90%,防止過量導致溢料或不足造成壓塊松散。
-脫模溫度:擠壓過程中摩擦生熱使鋁屑溫度升至40-60℃,無需額外加熱,脫模時通過頂出機構平穩推出,避免壓塊開裂。

三、壓塊機操作與運維關鍵要點
1.標準化操作流程
開機前檢查液壓油位(油位計1/2-2/3處)與油溫(正常20-50℃),啟動空載運行3-5分鐘;進料時避免金屬硬塊混入,若遇卡住料立即停機,通過手動反轉功能清理;壓塊成型后及時收集,按純度分類堆放,做好標識(如“A類鋁屑壓塊,含鋁98%”)。
2.設備維護與故障處理
每日清理模具表面殘留鋁屑,涂抹石墨潤滑脂減少磨損;每周檢查液壓系統密封件,更換滲漏的密封圈;每月校準壓力傳感器,確保壓力誤差≤2%。常見故障中,壓塊松散多為壓力不足或進料不均,需調整參數或清理送料器;脫模困難則可能是模具磨損,需打磨或更換模具。
3.安全與環保要求
鋁刨花壓塊機配備急停按鈕與液壓鎖,防止誤操作導致擠壓事故;作業區安裝通風裝置,及時排出脫油過程中揮發的油氣;收集的廢油集中儲存,交由專業機構處理,符合危廢處理規范。
通過這套處理方案,混合鋁屑壓塊密度可達2.4-2.6g/cm³,運輸成本降低60%以上,后續熔煉時鋁回收率提升至98%以上,既解決了鋁加工固廢堆積問題,又實現了資源高效循環,適配中小型鋁加工企業的實際生產需求。